
佛陀说法四十九年,开示八万四千法门,无尽法门,对治众生无尽烦恼。佛金口宣说的一切法门都是第一法门,无有高下,但只有修学自己根器相应的法门,才能事半功倍,容易成就。在末法时期,亿亿人修道,能真正一生成就的是很稀罕的。《大集经》说:“唯依念佛,得度生死。”印光大师指出:“药无贵贱,愈病者良;法无优劣,当机则妙。在昔之世,人根殊胜,知识如林,随修一法,则皆可证道。即今之世,人根陋劣,知识希少,若舍净土,则莫由解脱。”又说:“净土法门普被上中下根,统摄律教禅宗,如时雨之润物,若大海之纳川,偏圆顿渐一切法,无不从此法界流,大小权实一切行,无不还归此法界。不断惑业得预补处,即此一生圆满善根。九界众生离是门,上不能圆成佛道,十方诸佛舍此法,下不能普利群萌。”净土法门,三根善被,利顿全收,不论富贵贫贱,老幼男女,智愚僧俗,士农工商,一切人,都可以修学净土法门。印光大师告诫我们:“当今之人,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,舍此一法,则绝无希望。”他又说:“生死吾人第一大事也。净土法门了生死无上妙法也。一代时教浩若渊海,其究竟畅佛普度众生之本怀者,唯净土一法而已。”印祖如此斩钉截铁的教导,确实是慈悲之极的恳切谛语。印祖这一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了生死成佛道的唯一道路的思想,深契佛意,我们必须在“唯一”二字上猛然省醒,深信无疑。我们选定修学净土法门,就应认真读诵净土经论,依止祖师教法,亲近净宗高僧大德,尽可能将净土法门的知识、理论、修行方法,学深、学透,达到“了然于心”的水平。这样才能有助于对净土法门深信、切愿,才会老实念佛。净土法门之所以是末法众生了生死成佛道的唯一法门,完全是由于阿弥陀佛,以大悲心所发出的四十八愿的救度,及经历劫修行,愿愿圆满成就,建成的依报正报无比殊胜庄严的极乐世界,作为众生最佳的归宿。五、修行的方法若想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唯仗他力和自力。他力指的是十八愿,即彻底投诚皈依,仰仗弥陀愿力。自力指的是修净业三福和自性念佛。能否往生靠的是他力,往生后品位的高下靠的是自力,自力和他力之间相互促进,共同增长。此法门属于理事双修的弥陀中道圆融信仰,既符合净土三经的整体逻辑思想,又与善导大师的教理要点一致;既有特异法门之方便,又有通途法门之内涵。只要建立起坚如金刚、固若磐石的信心并维持到临终不改变,就已经拿到了往生的保证书,因为由信启愿,由愿导行,只要真信,“信愿行”三资粮就自然具足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除了极少数善根极其深厚的人可以生而信之以外,其他绝大多数人,都要学而信之和修而信之,即通过教理的学习、念佛、修净业三福等来培育、建立和巩固信心,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。修净业三福虽非往生的必要条件,但也应依照个人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性的修持,既可促进信心的增长,亦可提高往生的品位,一举两得。自性念佛指的是明了自身本具佛性,当体具足自性弥陀的大乘原理后,字字清楚,句句不乱,耳听心入、自念自听的念佛,这种念佛就是弥陀念弥陀。有了坚固的信愿心和明晰的教理认识,再随着功夫的深入,就可以水到渠成地逐渐进入“事一心不乱”及“理一心不乱”的高层次念佛,这与修天台宗的止观、密宗的三密相应、唯识宗的转识成智、禅宗的开悟等他宗修法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所以《大集念佛三昧经》曰:“当知如是念佛三昧,则为总摄一切诸法”,印光大师也教导我们要“老实念佛,莫换题目”。因为念佛可以得到修他宗的利益,但修他宗却得不到念佛殊胜圆顿的利益。当然从能否往生的目标来说,只要信愿坚固,散心称名一样能成就,但还是鼓励取法为上,尽可能地尝试和实践自性念佛。除了如法修行外,平日里既要有定能往生的正面思维,又要经常检验自己的信愿心是否坚固,逐渐建立起以弥陀信仰为重心的生活方式;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在家做个好成员,在单位做个好职工,在社会做个好公民;对弥陀本愿没有怀疑,对世间红尘没有眷恋;临寿终时,弥陀应愿现在其前,观音势至迎上金莲,如愿往生到功德无比庄严的极乐净土。愿大家老实念佛,念佛成佛度众生!阿弥陀佛!